新华社贵阳9月26日电 题:努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——来自乌蒙山腹地的探索实践故事
新华社记者
乌蒙山深处的贵州省毕节市,曾是我国唯一的开发扶贫试验区。2018年,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,着力推动绿色发展、人力资源开发、体制机制创新,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。
如何从“试验区”迈向“示范区”?新华社记者近期在毕节采访看到,农民种地有了“产业导师”,苍翠山林孕育“绿色资产”,东部大医院“西迁”深山……一个个生动的探索实践故事,正在乌蒙山区奏响振奋强音。
激活乡村发展智力引擎
【总书记的嘱托】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,“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”“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,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等全面振兴”。
【实践案例】“产业导师”的故事
一大早简宜伟便骑着三轮车,行驶两公里多的通村路来到良种马铃薯试验地。
戴上草帽,挽起袖子,就在地里干起活计,恰如庄稼汉,而他其实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的一名研究生。
2023年5月,龙凤科技小院“产业导师”与当地农民交流马铃薯种植管护技术。(王永华摄,新华社发)
记者见到他时,他刚采集了土豆地里的土壤,用于检查土壤肥力、分析土质。